村莊規劃,在村里找幾個老人合計合計,遠比從城里請“規劃師”靠譜
2021-10-11 12:06:22 | 來源: | 編輯: |
2021-10-11 12:06:22 | 來源: | 編輯: |
城市已經千城一面了,不管大小城市也不管南北東西,基本都是清華、同濟、中規院的規劃路數,圖很漂亮,文本很優美,可似乎都那么熟悉,甚至市縣也要規劃個CBD。
村莊呢?當然,村莊需要規劃,關鍵是如何規劃、誰來規劃。很多依山傍水的村落小而美,流傳經年,遠比一些整齊劃一的建筑集合美麗。農民自己就是最好的規劃師,在村里找幾個老人合計合計,遠比從城里請的“規劃師”畫的圖靠譜,避免“萬村一致”。
新冠疫情會讓我們重新認識城市和村莊規劃與建設。對環境生態價值、多功能配套公共建筑、居住區域、住宅形態、戶型、結構等認識會發生變化;需要對城市、村莊用地規模、人均用地指標、建筑密度和容居率等指標有所放寬;降低城市和村莊土地利用強度;體育場館等公共建筑需要適度考慮功能兼容和變更的可能;適度增加普通住宅戶型面積,住宅套型內部布置玄關和多衛生間等,適度允許低密度住宅建設;對于農村地區的住宅,則應以二層、三層的房子及配套院子為主。
村莊規劃要傾聽和尊重農民意見,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因地制宜。規劃通過后要向農民公開,引導農戶新建住房向中心村集中,經過20-30年逐步實現村落集中的目標。
來源:宅基地和鄉村知事( 摘自 土言土語微信公眾號2020年6月24日文章《也說“合村并居”、“村民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