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成長 安全先行——東湖街道皋北幼兒園“防拐防騙”安全教育
2021-09-29 11:53:00 | 來源: | 編輯: |
2021-09-29 11:53:00 | 來源: | 編輯: |
一 “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活動課
老師通過講述防拐防騙小故事,教育幼兒在不要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在校外遇到拐騙以及和爸爸媽媽走散了等突發情況該怎么辦。老師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和寓教于樂的小故事,組成了一堂生動的安全教育課。通過游戲加強幼兒的分辨能力,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鞏固牢記今天所學的安全常識。
二 “防拐防騙”測試
為了形成良好的家園互動,幼兒園與家委會共同制定防拐騙的方案、具體實施措施,并由家委會的家長來幼兒園充當“騙子”,入園時帶好口罩,出示健康碼、行程碼。利用誘人的美食,新穎的玩具去誘拐孩子們。
真實演練的帷幕正式拉開——孩子們正在正常活動中,有的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有的在班級區域活動中,充當“騙子”的家長拿著玩具、糖果等事先準備好的拐騙道具,紛紛進入孩子的視線,以不同方式“引誘”“拐騙”孩子,帶班老師裝作不知情或有意避開,遠遠地觀察。這時,“騙子們”開始下手啦,有的說:“小朋友,我這里有好吃的棒棒糖,想不想吃?想吃就拿去吃吧”;有的先融入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然后說是他爸爸的朋友來接他回家,有的說,你喜歡玩什么玩具,我帶你去買等等……大部分幼兒都能識破騙術,不受誘惑,拐騙失敗。
但活動中有的孩子對玩具和糖果相對經不起誘惑,會直接拿走“騙子”手中的糖果當場食用或是拿著玩具乖乖地跟著騙子走,這說明部分幼兒在吃和玩這方面沒有警惕性,抵抗零食的誘惑力比較淡薄的,還有的孩子因為“騙子”說受傷了,最終還是善良帶他去醫院。在這方面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多進行教育引導,也是需要我們警惕和引以為戒的。
三 “防拐防騙”再教育
通過測試,我們了解了孩子的薄弱點,于是我們的老師再次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拐防騙的教育活動,如:“別人給你吃的你能拿嗎”、“能隨便理睬陌生人嗎"及“陌生人需要你幫助怎么辦”“”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安全問題及應對方案。孩子們在討論活動中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認識和想法,都有了一定的自我防護意識。
我才不會和陌生人走呢!
我都不愿意和陌生人講話!
媽媽也和我說過不能上陌生人的當!
我很聰明的,才不會相信陌生人說的話!
無論陌生人說什么也不能和他走呀!
這次“防拐防騙的安全系列活動,不管是對教師、家長還是對幼兒都是一次特殊的經歷,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安全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共同努力, 在引導孩子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教師及家長也應提高防范意識,將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斷強化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培養幼兒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編輯:邵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