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增收難題,億邦智庫發布《2021電子商務企業增收白皮書》
2021-08-18 17:46:40 | 來源:晶報網 | 編輯: |
2021-08-18 17:46:40 | 來源:晶報網 | 編輯: |
億邦智庫調研了318家電商企業,調研結果顯示,電商企業經營收入已經進入了低速增長階段。電商企業為什么會陷入收入增長困局,存在哪些增收痛點,又應如何解決?億邦智庫聯合微洱科技發布《2021電子商務企業增收白皮書》,進行了系統剖析。
01電商行業整體進入存量時代
隨著互聯網人口規模紅利和在線時長紅利雙雙見頂,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經觸頂9億臨界值,網購用戶滲透率甚至出現小幅下滑。在市場層面,電商行業整體增速下滑,向宏觀經濟增速靠攏。從網絡零售滲透率來看,雖然有1/4購物從網上產生,但再增長空間有限,電商行業步入存量時代。
圖1 2017-2020年我國網購用戶規模及滲透率
(數據來源:CNNIC)
圖2 2011-2020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及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3 2011-2020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規模及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02電商企業普遍面臨低增長
區別于傳統的意義下的存量市場,電商行業盡管競爭趨于白熱化,但每年仍會有大量企業涌入。億邦智庫調研318家電商企業發現,成立時間短、規模小的初創電商企業成為電商行業的主力。有九成以上電商企業營收增速低于30%,八成小型電商企業年增長在20%以下,四成電商上市零售企業面臨負增長。
圖4 近三年電商企業收入和利潤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億邦智庫)
圖5 2018年-2020年上市零售企業年收入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
03跨品類跨平臺經營成為常態
在增長壓力下,跨品類跨平臺經營已經成為常態,有2/3企業開展跨類目經營,有75%企業入駐3個以上電商平臺。此外,構建私域已經成為電商企業基礎運營動作,調查中發現,中高速增長的電商企業大多數都開展了私域運營。
圖6 建立私域運營電商企業數量占比
(數據來源:億邦智庫)
圖7 有無開展私域的電商企業增收情況對比
(數據來源:億邦智庫)
04會員復購有力支撐企業增長
調研中我們也發現,會員復購開始對企業營收產生顯著貢獻。有超九成企業已經構建會員體系,并且有超三成企業半數營收來自復購。但在會員運營層面,企業仍面臨一定壓力,過去一年企業會員增長普遍低于10%。
圖8 是否建立會員體系電商企業數量占比
(數據來源:億邦智庫)
圖9 老客戶貢獻收入占比分布
(數據來源:億邦智庫)
05流量轉化難是企業增長最大難題
當下,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缺流量已經成為企業發展面臨的最緊急問題。在億邦智庫對電商企業生存困境的調查中,“流量成本上升”、“流量轉化難”是得分最高的兩大制約因素。再加上,近幾年各個平臺流量成本、獲客成本持續攀升,各項推廣費用不斷增加,對中小企業而言,買流量正在成為一個玩不起的游戲。
圖10 電商企業面臨的經營困難得分
(數據來源:億邦智庫)
圖11 2017-2020年
京東、阿里、拼多多、美團獲客成本(元)
(數據來源:各公司年報)
注:獲客成本=市場及銷售費用/新增年度活躍用戶
06爆品跟賣將行業拉入惡性競爭泥潭
制約電商企業收入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同質化競爭嚴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電商自有品牌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始終是對用戶需求變化的掌握,而現階段各品牌在售商品大量趨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就會引發價格戰,把所有競爭對手都拖入惡性競爭的泥潭。
07精細化運營短板開始暴露
在外部競爭環境趨于惡劣的同時,電商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也開始不斷暴露問題,進一步拖慢了企業增長的腳步。據億邦智庫對電商企業生存困境的調查,“人力成本高”、“人才缺口大”得分排名第三和第四。同時,多平臺的布局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的壓力。億邦智庫觀察到,渠道運營和投放的唯ROI論開始廣泛滲透,品牌建設與產品研發的投入正在逐漸被渠道營銷所消耗。
08電商增收是可規劃的、可管理的、可掌控的
電商企業要突破存量,變增量,就需要轉變增長邏輯,從擴張型增長向價值型增長轉換。企業應該以精細化為原則,針對不同階段的用戶實行不同的運營策略,比如“千人千面推送”、“偏袒式營銷”等,最終提升用戶的全生命周期的總價值。
對電商企業而言,增長應該是一個可規劃、可管理、可掌控的目標,是一個沿著設定路徑自然而然發生的結果。在今天,幫助我們衡量、管理增長的工具,就是數字化。數字化營銷、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運營等數字化轉型路徑遍地開花,但電商企業不能僅僅停留在產品、技術、業務流程等單點層面,還必須以市場需求為核心,構建起企業級的數字化驅動體系,才能優化增長效率與盈利能力。
圖12 數據驅動業務模型
圖13 不同價值起點的兩種用戶運營模型
圖14 數字化價值實現路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