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訊網
                2. 主頁 > 商界 > 正文

                  中信證券:預計去年7.37匯率低點是較強阻力位-天天關注

                  2023-07-03 10:05:57  |  來源:券商研報精選  |  編輯:  |  

                  程強 瑪西高娃 王希明


                  多因素導致人民幣匯率近期快速貶值,接近前高,本周我們聚焦人民幣匯率問題。我們認為當前位置,政策已經開始逐步對外匯進行引導和管理。歷史來看,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箱儲備較為充足,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四類,影響程度逐步遞增:1)公開喊話;2)外匯存款準備金、外匯風險準備金、離岸央票等工具;3)逆周期因子;4)動用官方外匯儲備干預。我們認為前三類工具有可能在未來使用,或起到延緩貶值速度的作用。考慮當前經濟偏弱和政策溫和托底已經反應在匯率中,預計去年7.37的低點是較強阻力位,沒有重大超預期事件應不會輕易突破。


                  【資料圖】


                  宏觀運行方面,本周公布5月工業企業經營和6月制造業PMI數據,數據顯示工業企業還在主動去庫向被動去庫的過渡期,經濟運行壓力仍然較大,因此政策也在積極加碼進入快速部署落實期。下周海外將有主要國家的PMI數據集中發布,重點關注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德國、歐元區及英國的PMI數據;美國還將公布ADP和非農就業數據。中國方面主要關注財新PMI和外儲數據。以上數據公布可能會影響市場對海外需求、通脹運行以及貨幣政策的判斷。


                  經濟恢復放緩等因素導致人民幣貶值,預計短期壓力仍存,但是去年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7.37的低點是較強阻力位。


                  4月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從6.88左右貶值到7.28左右,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4月以來國內經濟恢復放緩,經濟內生動力不強。二是國內貨幣政策轉向寬松,債券利率下行,可能導致部分資金外流。三是國內政策預期、中美關系以及美國貨幣政策等也構成一定擾動。預計短期人民幣匯率還有貶值壓力,但是去年7.37的低點是較強阻力位,經濟偏弱和政策溫和托底已經反應在匯率中,沒有重大超預期事件應不會輕易突破。



                  在此背景下,央行可能動用匯率工具箱,預計可能放緩匯率貶值斜率但短期內或難以逆轉趨勢。


                  6月28日召開的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提出,“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箱儲備較為充足,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四類,影響程度逐步遞增:1)公開喊話;2)外匯存款準備金、外匯風險準備金、離岸央票等工具;3)逆周期因子;4)動用官方外匯儲備干預。工具的具體介紹和歷史使用經驗可見正文分析。我們認為前三類工具有可能在未來使用,或起到延緩貶值速度的作用,但是短期內或難以逆轉趨勢。



                  當前經濟還在去庫階段,運行壓力仍然較大。


                  2023年1-5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速為3.2%,較前值下降2.7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5月,本輪庫存周期已經持續了42個月,并且尚未見底。2023年1-5月,企業營收同比增長0.1%(前值為0.5%),兩年平均增速為4.5%(前值為5.0%),營收增速仍在繼續探底,結合庫存和營收判斷,我們認為當前經濟仍處于主動去庫存向被動去庫存的過渡期。但外部消費需求已有改善跡象。5月消費品制造業利潤降幅較上月收窄17.1個百分點,帶動規上工業利潤降幅收窄2.9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如果消費需求的改善能夠持續,有望帶動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穩定復蘇,本輪庫存周期可能最早于今年二季度末由主動去庫存階段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6月中采數據顯示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6.1%,較前值下降2.8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仍處在去庫存階段,并且庫存去化速度有所加快。



                  去庫階段經濟運行壓力仍然較大,制造業景氣度仍位于臨界點以下,政策也在積極有為進一步加碼。


                  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0%,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盡管制造業PMI較上月有所回升,但仍然在50%臨界點以下,顯示經濟運行壓力仍然較大。本周6月運行結束,從6月多項指標如制造業PMI、投資、出口等來看,經濟運行壓力均在進一步加大。因此政策也在積極行動進一步加碼穩增長。本周國常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同時央行發布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二季度例會通稿,相較于一季度,通稿增加了對國內經濟的判斷“生產供給持續增加,但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驅動仍不足”,并且提出“要克服困難、乘勢而上,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因此我們觀察到政策已經在多方面開始部署和落實逆周期調控政策,預計后續政策落地將逐步加快助力穩增長。



                  風險因素:


                  內需恢復不及預期,國內政策不及預期,海外衰退及風險事件超預期,海外加息超預期等。


                  關鍵詞:

                  上一篇:7月預告:12款新機,更期待哪款?    下一篇:最后一頁